面對人生無常,讓我們以祝福替代遺憾


最近,我在家中整理舊物時,意外地翻出了一張前度旅行時寄給我的明信片。那份以為早已被歲月封存的回憶,再次浮現心頭,卻讓我以全新的眼光再認識了那個曾經相愛的人。

他在明信片裡寫著旅行見聞:某座歐洲博物館,他和一位女職員搭話。他提到與那位女生抱怨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令人感到乏味單調。他因而自問,所謂人生的意義,對他們似乎很遙遠,對自己也很遙遠。旅行忽然不再是擴闊眼界,而像一面鏡子,把他以往浪費的時間照得一清二楚,生命力彷彿在不知不覺間,一點一滴流失。

回到那時候,剛畢業的我還沒理解人生的掙扎,心思簡單直接。我只在意那位女生是誰、為什麼要和陌生女子搭話?現在想起來,有點好笑,也有點心疼那份幼稚。可多年後的今天,經歷過一場場自我成長的洗禮,我竟然終於讀懂了他的掙扎,明白了當時的他。



重讀那些被淡忘的回憶

在這些反反覆覆的自我療癒裡,我也曾把遺憾放大,把傷口貼上別人的名字,將痛苦輕易歸咎在他人身上。這張明信片卻像一面不帶濾鏡的鏡子,輕輕撥開我的怨與哀。我看見另一面的他:有想法、熱愛自由、敢言且有正義感。記得那時他的夢想,是到外地進修與生活。其實從一開始,我心裡就明白,這段關係正往兩個方向前進 ── 他總有一天會離開。

當時的我渴望安穩,只想安安靜靜留在他身邊。即便內心充滿不安,我仍選擇掩飾自己的情緒,努力支持他的夢想。直到分開之後的這些年,我在感情的跌撞中練習照見自己,慢慢摸索出我對人生的追求與意義。如今的我,也熱愛自由,對知識有渴望,喜歡探索世界與體驗生活。我身上或許藏著他的影子,但影子不再是依附,它長出了屬於我的骨架與步伐。那些當初他吸引我的特質,如今早已成為了我自己的一部分。我終於成為了那個自己喜歡的樣子。

電影常把愛情美化成能越過生死的誓言;而現實卻是,愛情往往敗給了人生的無常。分歧的方向、不妥協的日常,最終讓我們走向了分離。也許此刻的他在異地開展夢想,而我在自己的軌道上,一步一步,把理想過成日常。想到這裡,心裡忽然很安靜。我不再糾纏,不再責怪,不再回頭。因為我明白,這是我們需要經過的段落。這段分離不僅是必要的,更是成就我們彼此的契機。

超越遺憾

在過去,我曾將失去的愛情視為一種無法彌補的遺憾。而現在,我用由衷的祝福取代了那份遺憾。這份祝福,不僅是對他,也是對曾經的自己。正是這段關係,讓我看見了成長的可能,讓我學會了如何愛自己,如何追尋人生的意義。

愛,不一定是緊緊握住。在人生的無常面前,愛不是永恆的擁有,而是能夠以坦然的心接納失去,並以祝福代替遺憾,成全彼此達到生命的理想 ── 願你完成你的遠行,願我安住我的當下。


Luce.S

畢業於香港大學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
專注於青少年及兒童心理服務,希望透過心理學讓大家在亂流中自我療癒

Next
Next

向死而生之旅:一切終結以前,你想起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