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認為自己的舊傷還沒好?」 ── 米鹿
「好奇一問,為什麼會找上我?」和米鹿聯繫上並討論好這次訪談的細節後,他這樣問。先不說我本就是他 Youtube 頻道的觀眾,覺得「戀愛求生指南」這主題實在太適合他,也是因為他討論情感的切入點總能打開我進入「省思模式」的開關。
「如果戀愛是一場長泳,請永遠記得溺斃是你自己要負責的事。」米鹿講愛情,有時就是會像這樣稍顯尖銳地刺進人們那逃避著什麼(而其實自知)的心坎裡。然而,刺痛過後便會發現,問題癥結一旦被暴露出來,我們便能在困局中,試著敲出一片缺口。
意外旅程
「走到這裡,其實是偶然。」米鹿的職業生涯,始於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早熟的他,從小就對感情有著深刻的感受卻無人能傾訴,於是音樂成了他唯一的救贖。那些詞人筆下的字句,讓他難得地感受到「遙遠的宇宙裡有人懂我」的共鳴,也成為了他最初想要成為填詞人的動力。從樂評人身份起步,他以近乎通靈的共感能力,細膩捕捉歌手們創作時的心境,「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為什麼你會知道我寫這首歌的心情是什麼?』連旁邊經紀人都會嚇到的那種。」而這一切,終引領他走向成為 YouTuber 的道路,從旅遊、星座等內容開始,直到找到自己最想討論的核心和動機 ,那就是感情,還有愛與被愛。
「這種兜了一圈發現答案一直都在自己身上的探究過程,真的太有趣了。」米鹿如此描述他職業旅程中最迷人的部份。現在,他希望長大後的自己能夠將當年音樂給予他的種種感受,傳遞給跟曾經的他一樣,那些因細膩而脆弱的人們。
最大的懲罰
經營 YouTube 做過許多訪談,我不禁好奇問他,最印象深刻或反思良多的訪問對象是誰?對此他就表示,是近期開始拍攝的與通靈人和靈媒的訪談。「據老師們的說法,通常不會有人問他們跟愛情有關的問題,但我問的特別多(笑)。」他分享,和一位名叫 Asha 老師拍攝的時候,對方問他:「如果你可以認為你從來沒受過傷的話,你還會這樣去愛嗎?」那句話的影響之深,是直到兩、三個月後,還是不時會在他耳邊響起。
「我開始想,是否所有我的憤怒和反抗,都是在保護我自己?我是否可以更好地給予、付出我的愛?甚至不只是感情裡,對待朋友、家人、大眾,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認為自己的舊傷還沒好?」每個人不多不少都有過類似經歷吧,上一任劈腿,就懷疑下一個也會;曾被冷暴力,就預設所有人都不懂溝通… 於是把自我保護活成了習慣,卻反過來困死了自己。傷口明明可以癒合,你卻一直撕開它,當然永遠不會好起來。記得教訓是好事,但不必活在它的陰影裡。要是總緊抓著舊傷不放,那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
米鹿著作《只有你能允許自己快樂》
勾勒期待
「我不是那種對愛情會有華麗幻想的人。」米鹿的愛情觀,在務實中又帶著些許浪漫。他在 IG 簡介上寫:「愛情就像寫書,總是需要一點幻想和很多的重寫。」對他而言,愛情不是調整期待去適應現實,而是兩個人共同創造的過程。「我現在認為適度的幻想像是一種顯化,可以幫助你去勾勒你對愛情合理的期待。」他認為愛情就是兩個人一起過好玩的生活,所以與其總想著去調整,倒不如去想怎麼創造才是更快樂的。
戀愛至上 風險自負
當被問及心目中最難解的愛情難題時,米鹿就給出了有點意料之外卻又讓人相當有共鳴(且哭笑不得)的答案:「我們晚餐要吃什麼」、「等等關燈你想播什麼歌」、「下次旅行想去哪裡呢」。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小事,其實恰恰反映了關係中最真實的面貌與挑戰,可不是人人都能跨得過。
作為探討兩性關係的專家,他對「戀愛求生指南」這個主題給出了一個生動比喻(求生建議)── 「如果戀愛是一場令人嚮往的長泳,請永遠記得溺斃是你自己要負責的事。不要把對方當成你的氧氣,他是和你一起游向共同嚮往的那個人。」儘管我們都是理應足夠成熟的大人了,但感情這回事往往就是沒有道理可言,只是,戀愛至上亦罷,有關風險還是敬請自行負責。
不存在的答案
隨著年齡增長,米鹿的愛情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過去的他談戀愛總是非常理性,會設定條件避免重蹈覆轍,「就是因為我太感性了,所以我需要很理性的準則,但後來發現這根本沒有用。」他意識到戀愛從來就不是存在著標準答案的你問我答,我們該做的,就是撕掉所有的預設,去面對真實的歷練。「什麼是愛一個人,就是他永遠可以用你弄不懂的方式接住你,這是我近來最大的體悟。」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我時常有病,你永遠有藥」吧。
說到曾讓他對愛情產生全新理解的電影,他就提到了 2016 年的《天煞異降》(Arrival)。「抱歉,講了一部跟愛情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電影。」他續說,就像電影中人類與外星人透過以噴墨畫圓的方式來溝通,愛情中的雙方也像是來自不同的「星球」,需要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彼此理解和擁抱。「我看了很多次,這部片提醒了我,你以為的溝通,或許從來就跟你腦袋想的不一樣。就像感情裡你以為你表達了,對方也回應了,但為什麼就是不能理解彼此的想法?不就因為你們是不一樣的人,你們習慣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每個人理解愛的方式根本不一樣,有人用陪伴表達愛,有人需要言語肯定,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在於愛或不愛,而是表達愛的「方言」不同。與其糾結「他為什麼不懂」,不如試試換個方式去「翻譯」對方的行為。當然,如果翻譯了三年聽起來還是像外星文,那就可能真的不合適(來自 J 編的不負責任發言)。
愛人以前 別弄丟自己
「我在愛情裡最大的盲點,是太容易共感對方、理解對方,卻忽略了自己。我總是習慣性先體諒,久了對方也覺得莫名其妙,沒人要你體諒我啊?」後來他學會理解不代表要忍耐,愛也不代表非得撐到底。最重要的其實是,在愛人之前,先別弄丟自己。
當被問及「勇氣」與「智慧」哪個在戀愛中顯得更重要時,他就表示:「智慧可以讓你看懂關係,找出全身而退的邏輯,但唯有勇氣,可以讓你真正開口改變這一切。」看破不說破,在一般的人際關係裡也許是種讓彼此都舒服的世故,但放到愛情裡,就變成坦誠相對的阻滯了。
最後,米鹿為「戀愛求生指南」總結出一條核心守則:「你可以騙人,但別對自己說謊。」這句話來自一位他很喜歡的詞人,也精準地概括了他如今的愛情哲學 ── 在複雜的感情世界中,保持對自我的誠實,就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小小後記……
IM:日常透過工作接觸到各式戀愛學問的你,在愛情中的「求生意志」會變得特別高嗎?
米鹿:「會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featuring 米鹿 DeerDeer
interview by Jay Chow
photo by 陳晨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