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餵養的毒性關係,吞噬愛情的共生型情勒 ──《失蹤罪Gone Girl》


人們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畢竟不是誰都能幸運遇上《苦盡柑來遇見你》的寬植,和初戀相愛相守一生。各式各樣的婚姻鬼故事屢聽不鮮,前陣子看完 2014 年的電影《失蹤罪Gone Girl》之後,心裡又浮現起落日飛車的國國曾說過的,這年頭願意走進婚姻的,果真都是勇者。


電影改編自 Gillian Flynn 的同名小說,表面上是一個講述妻子離奇失蹤的懸疑故事,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情感綁架。故事以 Nick 和 Amy 這對看似完美的夫妻為軸心,當 Amy 在某個結婚紀念日突然消失,留下滿屋可疑的線索時,媒體與公眾立即將矛頭指向丈夫 Nick。然而,隨著劇情推進,真相逐漸浮現 ── 這不是一樁單純的「殺妻案」,而是一場由 Amy 自導自演的情感操控大戲,一場關於婚姻、權力與社會期待的黑暗寓言。

Amy 與 Nick 的婚姻宛如一具精心製作的標本,表面光鮮完整,內裡卻早已被掏空。他們的關係早就超越了單純的情感勒索,進化成一種更為病態的共生形態,在彼此身上汲取養份,卻也同時扼殺對方的生機。Amy 以哈佛畢業生的縝密思維,將情感勒索提升至更高層次。那本粉紅色日記本不是記憶的載體,而是一件精心打造的武器。當警方翻開那本「受害者日記」時,實際上已經走進了她佈置多年的陷阱。而 Nick 其實也並非全然無辜的受害者,這個看似被動的丈夫,在謊言與真相的夾縫中,逐漸發展出一套生存法則 ── 他學會了如何在 Amy 制定的遊戲規則中獲利。

這種共生關係最為扭曲之處,在於雙方都從中獲得了某種病態的滿足。Amy 需要一個可供操控的對象,來填補她內心深處的不安;Nick 則在被迫扮演「完美丈夫」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個角色帶來的社會紅利。他們的婚姻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權力拔河,雙方都在暗自較勁,卻又都無法真正鬆手。

當 Amy 設計那場假綁架案時,她不僅是在報復 Nick 的背叛,更是在測試自己對丈夫的控制力是否依然牢固。而 Nick 在電視上那番聲淚俱下的告白,表面上是屈服,實則是一種更為精明的反制 ── 他開始懂得如何利用 Amy 的遊戲規則來保護自己。

電影結尾那個面向媒體的擁抱實在是看得人毛骨聳然,Amy 的手輕撫著假孕肚,Nick 臉上掛著練習過千百次的微笑,他們共同構築的謊言,在那刻達到了完美的和諧。他們的愛情沒有在歷劫後重生,反倒變質成兩個深陷泥沼的人永不完結的角力場,兩人都因為害怕獨自沉沒而選擇緊緊相擁。這種共生型情勒最可怕之處並不在於其破壞力,而是它的持久性 ── 當關係中的雙方都成為共犯,這場遊戲就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直到將兩人徹底吞噬。


Jay Chow

I’ve never seen a perfect life.

Previous
Previous

「孝順是過時的觀念」:李安的反情勒哲學,早藏在 1993 年的《囍宴》裡

Next
Next

我們都在不知不覺間,長成習慣吃苦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