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痛也終究會遠去:將失戀故事重述三十六遍的「驅魔」之旅 ──《極度疼痛Douleur exquise》


這本封面以酒紅色絨布裱裝,三面書口皆燙上銀箔的《極度疼痛Douleur exquise》,是年初進行一場訪談時在對方的推薦下所買的書,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也是身邊好些朋友的愛書,而他們無一不被那獨特而有趣的敘事手法所吸引。花了一個晚上讀畢 Sophie Calle 的失戀故事後,我一直在想,總有天要來好好說說這段微妙的閱讀體驗。

Douleur exquise,一個無法翻譯的法文詞彙。

在醫學上,指局部劇烈疼痛。
在情感上,指失去一個人,或明知愛一個人而不可得,卻仍無法割捨,
無時無刻不渴望待在對方身旁的椎心之痛。

愛情可說是全人類其中一道最無解的共同課題,跨越失戀的方式有千百種,而將一場極致痛苦的失戀轉化成藝術,則是創作者們獨有的療傷魔法。Sophie Calle 就以攝影和文字並行的手法,將自己和別人生命中最劇烈的傷痛體驗赤裸裸地攤在人前。

「你遇到一個女人?」
「對。」

她先將自己經受失戀之痛的所有證據逐一拍下,然後把這個無法善終的愛情故事以日記的方式重述三十六遍,同時邀請三十六個人分享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這本書的可看性還不止於此,其編排方式、文字大小、色彩設計全部環環相扣,處處佈滿機關,卻又如此自然,讓讀者在不知不覺間深陷到她的故事裡面,繼而憶起屬於自己的故事。經歷了這樣的閱讀體驗後,也就理解為何這位法國當代藝術教母會被稱作「將個人私密性推向藝術高度的操控大師」了。

我心愛的男人離開我,已經有 5 天了。

文字和影像是一個神奇的組合,分開來看是獨立的敘述,但當兩者放在一起,故事的完整度與深度便會以倍數增長,原本難以發現的弦外之音,以及那些埋得極深的情感和喃喃自語,皆可被窺見。

那是一九八五年的一月二十八日,我回到了法國,做出決定,要透過計謀,而不是藉著遊記,來訴説自己的痛苦。

作為對照,我向與我談話的人、我的朋友,或是我偶然間遇到的人,提出了同一個問題:「你在什麼時候感受過最大的痛苦?」,等到我藉著敘述掏空自己的故事,或是在別人的痛苦面前相對減輕了自己的痛苦,這個交流便會停止。

全書劃分為「疼痛發生前」、「痛苦發生時」、「痛苦發生後」三個部份,然而前半部份的遊記和種種對於關係的描述充其量只是一個醞釀的過程,是一塊塊散落一地的記憶拼圖,直至痛苦爆發過後的那場療傷之旅,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

Sophie Calle 在書籍的左頁一遍又一遍地重述著那段失戀記憶,話卻越說越短,字跡越寫越淡。那由濃轉淡的心境變化,看起來就像在說,再炙烈的痛苦,在經歷時間的洗練後,總究都會冷卻。而書籍的右頁,則是一則則她收集而來的劇痛故事,再藉由讀者翻頁的動作,舉行一場集體驅魔。

方法很激烈,三個月後我痊癒了。驅魔成功了。
因為害怕會復發,我抛棄了我的計畫。好在十五年後再來開棺驗屍。


92 天的驅魔之旅,最後定格在一幅照片 ── 印度新德里帝國酒店 261 號房,她和那個男人當初約定會合的地方。擱在床上的紅色電話,宣告了那段愛情的終結。

Sophie Calle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讓自己從「我這輩子從來不曾那麼難受」的狀態中抽離,一再重複回憶與書寫同一段經歷的動作,直至覺得「夠了」,當她發現自己回復冷靜和客觀,就表示這段往事經已無法再對她造成傷害。這是她為自己所施行的衝擊療法(flooding therapy),因為人有時候只有經受過極致的痛苦,才能從深淵處重生。

「你在什麼時候感受過最大的痛苦?」


關於 Sophie Calle

1953 年生於巴黎的攝影家、裝置藝術家、作家。常運用類似偵探、心理學家或法醫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模式及自己的生活,並加入操控、扮裝等內容,以重新定義真實與虛構、公共與私密。她名列當代最重要的十位藝術家,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概念藝術家,曾獲得有「攝影界諾貝爾獎」之稱的 Hasselblad Masters Awards。

Sophie Calle 的作品常以展覽與書籍出版並行的方式推出,每本書都可視為完整的藝術作品,而每場展覽也都像攤開掛在牆上的書。作品包括:《好好照顧自己》、《真實故事》、《通訊錄》、《失明》、《鬼魂》、《威尼斯攝蹤記》、《跟縱者》、《睡眠者》、《旅館》,與保羅.奧斯特合作的《雙重遊戲》,以及紀錄片《昨夜不作愛》。

photo by Sam Tso

Jay Chow

I’ve never seen a perfect life.

Previous
Previous

到底是甚麼正在扼殺人類文明?沒有疼痛的世界就真的會幸福嗎?── 《怪奇人體研究所》

Next
Next

「當你的海,就不會在意你沒有岸。」──《光天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