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讓我哭到無法呼吸的劇情:《照明商店》與牠用生命點亮的光
寵物離開之後,我們總說再也不養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牠們或許從未真正離開?
韓劇《照明商店》建構了一個奇幻的死後世界,在那裡,生前的遺憾與記憶,成了揮之不去的感官現實。而貫穿全劇,最讓我揪心且淚崩的,正是遇難登山客姜秉鎮與搜救犬麥克斯之間,那段無聲勝有聲的羈絆。
劇情前期,我們跟著主角的視角,進入一個詭異、蒼白的世界。其中一位不斷抱怨這裡又冷又吵的角色,顯得格外突兀。在那片幾乎絕對安靜、只有零星居民的空間裡,姜秉鎮的煩躁與恐懼,讓我一度以為他只是為了營造恐怖氛圍的 NPC 配角,用以加深我們對死後世界的未知與害怕。
/ 暴雷分隔線 /
然而,編劇在最後兩集,才像剝洋蔥般,一層層揭開他背後的真相。原來姜秉鎮在生前是一名遇難的登山者,他在山中失溫昏迷,生命危在旦夕之際,是一隻名叫麥克斯的搜救犬發現了他。
在寒冷的雨中,麥克斯不斷吠叫,試圖通知其他搜救員來到這邊,並用自己溫暖的身軀緊緊依偎著他,為他爭取最後一線生機。直到麥克斯的生命來到最後一刻,都沒有離開,堅持守在他的身旁。於是,那些死後無法擺脫的感官記憶,瞬間有了答案 - 那吵雜的環境音,正是麥克斯拚命呼救的吠叫聲;而那刺骨的寒冷,就是瀕死邊緣的失溫。
當兩人在死後世界重逢,導演用了一個極具衝擊力的畫面:在一片全黑的虛無中,只有麥克斯身上那根為救他而插入、象徵著致命傷的樹枝,是唯一的彩色。沒有過多的對白,只有姜秉鎮崩潰的淚水與無盡的愧疚。那一刻,我與劇中的他一同哭到喘不過氣。
那些我們生前無法理解、死後仍糾纏著我們的記憶,從來都不是憑空的折磨,它們是愛與犧牲留下的烙印。而這一一都成為姜秉鎮的指引,才得以在混沌中被引領至照明商店,找到屬於自己生存意志那盞燈泡。生與死或許並非兩端,而是一個循環,只要緣分的牽引足夠深刻,無論在哪一個世界,我們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再次照亮彼此的前路。
這個篇章,與另外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 自責的巴士司機、跟媽媽道別後回歸人間的女學生相互映照,共同拼湊出死後生活的真正樣貌 — 那是由我們生命中最深刻的情感與遺憾所構成的世界。死亡,從不是愛的終點,而是將這份愛變得更加純粹的過程。
我們因為害怕失去而避談死亡,但《照明商店》帶我們從另一個視角凝視終點:唯有正視結束,才能明白曾經擁有的份量。那些離開我們的生命,無論是人還是毛孩,都從未真正消失。他們會活在我們的心跳裡、活在記憶裡、活在每一個我們想起他們時,既想流淚又忍不住微笑的瞬間。